遗弃罪原则上是公诉案件,但在特定情况下也可以作为刑事自诉案件处理。

遗弃罪,是指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

在大多数情况下,遗弃罪被视为公诉案件。这意味着由检察机关代表国家对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检察机关会依据法律规定和证据情况,决定是否对涉嫌遗弃罪的行为进行起诉。公诉的优势在于能够借助国家的侦查和检察力量,更全面、深入地调查案件事实,保障法律的公正实施。

然而,在某些特定条件下,遗弃罪也可以作为刑事自诉案件。当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时候,被害人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自诉。这种情况下,被害人需要自行承担举证责任,向法院提供充分的证据来证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

判断遗弃行为是否构成犯罪,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比如遗弃的动机、手段、后果以及行为人的一贯表现等。如果遗弃行为导致被遗弃人生命、健康受到严重威胁,或者造成了其他严重后果,那么就更有可能被认定为构成遗弃罪。

在法律实践中,对于遗弃罪的认定和处理,需要严格依据法律规定和具体的案件事实,以确保法律的准确适用和公平正义的实现。

遗弃罪是不是公诉还是刑事自诉(0)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

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刑法》第二百六十条

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患病的人、残疾人等负有监护、看护职责的人虐待被监护、看护的人,情节恶劣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