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人案的追诉期通常不受限制。

在我国刑法中,对于杀人案件,一般不存在追诉时效的限制。这是因为故意杀人罪是一种极其严重的犯罪行为,对社会秩序和公民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追诉时效是指依照法律规定对犯罪分子追究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在法定的追诉时效期限内,司法机关有权依法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超过这个期限,除非法定特别情况,一般不再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然而,对于故意杀人这样的严重罪行,无论经过多长时间,都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之所以这样规定,主要基于以下几个重要原因。首先,故意杀人严重侵犯了公民的生命权,生命权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人权,必须得到最严厉的法律保护。其次,杀人案件的社会危害性极大,严重破坏了社会的安宁和稳定,不能因为时间的推移而减轻其危害程度。再者,即使经过较长时间,案件的侦破和对犯罪人的惩处对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安抚受害者家属以及向社会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念都具有重要意义。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犯罪嫌疑人在案发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即使案件已经超过了一定的时间,也不受追诉时效的限制。此外,如果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

总之,故意杀人案件的追诉期通常不受时间限制,以确保犯罪分子能够为其严重的犯罪行为承担应有的法律责任,维护社会的公正和法治。

杀人案追诉期是多久(0)

法律依据:

《刑法》第八十七条,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第二百三十二条 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