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担保人承担监督被取保候审人的责任,保证被取保候审人遵守相关规定,随传随到等。如被取保候审人违反规定,担保人可能会被罚款,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等。
取保候审是我国刑事诉讼中的一种强制措施。在取保候审中,担保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承担着一系列明确的责任。
首先,担保人有义务确保被取保候审的人在取保候审期间遵守法律规定。这包括不得干扰证人作证、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等。如果被取保候审人未经执行机关批准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担保人应当及时向执行机关报告。
其次,担保人需要督促被取保候审人按照规定按时到案接受讯问。当司法机关传唤被取保候审人时,担保人应当保证其能够按时到达指定地点。
若被取保候审人违反了取保候审的规定,担保人可能面临一定的法律后果。比如,可能会被处以罚款。如果被取保候审人在取保候审期间逃跑或者重新犯罪,给被害人造成了经济损失,担保人在一定条件下可能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担保人在承担责任的同时,也享有一定的权利。例如,担保人有权了解被取保候审人的案件进展情况,有权要求司法机关对被取保候审人的行为进行监督等。
总之,作为取保候审的担保人,其责任重大。在决定担任担保人之前,应当充分了解相关的法律规定和可能承担的责任,谨慎作出决定。只有担保人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才能保证取保候审制度的有效实施,维护刑事诉讼的正常秩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一条、第七十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