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行医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主体、主观方面、客体和客观方面。主体为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主观方面为故意;客体是国家对医疗机构的管理制度及公众的健康权利;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行为。
非法行医罪的构成要件具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和特定的要素。
首先,从主体来看,必须是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这里的“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不仅包括未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还包括未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或者虽然取得了相应资格但未注册取得执业证书,以及虽然取得了执业证书但被吊销、注销后仍然行医的情况。
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自己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而仍然从事医疗活动。这种故意可能是直接故意,即明确地知道自己的行为违法而执意为之;也可能是间接故意,即对自己未取得资格行医可能造成的危害后果持放任态度。
就客体而言,非法行医罪侵犯的是国家对医疗机构的管理制度以及公众的健康权利。国家对医疗行业有严格的管理规范,以保障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公众的生命健康安全。非法行医破坏了这种正常的管理秩序,同时也对公众的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行为。“非法行医”是指无医生执业资格从事营利性的诊疗活动,包括在医疗机构中从事诊疗活动和擅自开业从事诊疗活动。“情节严重”通常包括多次非法行医、造成就诊人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等情形。例如,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被卫生行政部门行政处罚两次以后,再次非法行医的,就属于情节严重。又如,造成甲类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有传播、流行危险的,也构成情节严重。
总之,非法行医罪的构成要件是一个综合的法律认定标准,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量和判断。只有在主体、主观方面、客体和客观方面均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下,才能认定构成非法行医罪。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条 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造成就诊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