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量刑标准主要依据犯罪的情节严重程度而定。
1、情节一般的,对首要分子,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2、如果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医疗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情节是否严重,主要考虑行为人的行为手段、造成的后果、社会影响等因素。比如,聚集的人数众多、持续时间较长、行为方式激烈、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或者社会影响恶劣等,通常会被认定为情节严重。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量刑,法院会综合考虑各种具体情况,包括犯罪人的主观恶性、是否有自首、立功等情节,以确保量刑的公正和合理。
法律对于该罪名的规定旨在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和正常运行,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的公共利益。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九十条 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医疗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聚众冲击国家机关,致使国家机关工作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多次扰乱国家机关工作秩序,经行政处罚后仍不改正,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多次组织、资助他人非法聚集,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