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骗儿童罪的刑事责任主要是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拐骗儿童罪是指以欺骗、引诱或者其他方法,使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家庭或者监护人的行为。
我国刑法对拐骗儿童罪的规定,旨在保护儿童的合法权益和家庭关系的稳定。拐骗儿童的行为不仅对儿童自身造成伤害,也给家庭带来巨大的痛苦和损失。
对于犯拐骗儿童罪的犯罪分子,法律规定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这一量刑幅度的设定,综合考虑了拐骗儿童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以及犯罪人的主观恶性等因素。
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判断拐骗儿童罪的刑事责任时,会考虑多种情节。例如,拐骗儿童的手段、拐骗的次数、被拐骗儿童的年龄、拐骗行为造成的后果等。如果犯罪手段恶劣、多次拐骗或者给儿童及其家庭造成了严重后果的,可能会在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量刑幅度内从重处罚。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拐骗儿童罪与拐卖儿童罪是不同的。拐卖儿童罪是以出卖为目的,而拐骗儿童罪的犯罪目的通常不是为了出卖,而是为了自己收养、奴役或者使唤等。两者在犯罪构成和量刑上都存在明显的区别。
总之,拐骗儿童罪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法律对此予以严厉打击,以保护儿童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公序良俗和法治秩序。任何人都不应触碰法律的红线,共同为儿童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六十二条 拐骗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家庭或者监护人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