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行医罪是指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行为。其最新标准主要体现在犯罪构成的几个方面,包括主体、主观方面、客体、客观方面等。

非法行医罪的主体是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这里的“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既包括未取得执业医师资格,也包括虽有医师资格但未取得执业证书,或者虽取得执业证书但未经注册登记取得执业许可证而从事诊疗活动的。

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自己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而非法行医。过失不构成非法行医罪。

客体是国家对医疗卫生工作的管理制度和公共卫生。非法行医行为破坏了正常的医疗秩序,威胁了公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行为。“非法行医”包括多种情形,如擅自从事医疗活动,被卫生行政部门行政处罚两次以后,再次非法行医的;利用非法行医的手段推销产品,骗取钱财数额较大的;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开办医疗机构行医的;等等。

判断是否“情节严重”,通常会综合考虑以下因素:行医时间的长短、医疗行为造成的后果、非法所得的数额、社会影响等。例如,造成就诊人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造成甲类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有传播、流行危险的;使用假药、劣药或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卫生材料、医疗器械,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等情况,一般会被认定为情节严重。

需要注意的是,法律规定会根据社会发展和司法实践的需要进行调整和完善。对于非法行医罪的具体认定和处罚标准,应以最新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为准。同时,打击非法行医是维护医疗秩序和公众健康的重要举措,有助于保障合法的医疗服务和公众的就医安全。

非法行医罪最新标准具体内容是什么(0)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来第一款 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造成就诊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