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发放贷款罪是指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数额巨大或者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构成违法发放贷款罪的行为:

1、**不审查借款人的信用状况、还款能力、借款用途等重要信息,随意发放贷款。**

2、明知借款人提供虚假的贷款申请材料,仍发放贷款。

3、超越审批权限发放贷款。

4、违反规定的贷款发放程序和条件发放贷款。

5、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或者发放担保贷款的条件优于其他借款人同类贷款的条件。

6、在信贷业务中,不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内部规章制度,为谋取私利或其他不正当利益发放贷款。

7、在发放贷款过程中,与借款人恶意串通,损害金融机构的利益。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是否构成违法发放贷款罪,需要综合考虑行为人的主观故意、行为的情节和后果等因素。同时,法律对于此类犯罪的认定和处罚会根据具体的案件情况和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判断和裁决。

违法发放贷款罪的行为有哪些(0)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八十六条 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数额巨大或者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向关系人发放贷款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

关系人的范围,依照《商业银行法》和有关金融法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