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诉案件起诉后,原告是可以撤诉的。

在自诉案件中,自诉人依法享有撤诉权。撤诉通常是指在人民法院受理自诉案件后,宣告判决前,自诉人要求撤回其控诉的行为。但需要注意的是,撤诉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和程序。

首先,撤诉应当是自诉人的真实意愿表达,不能受到强迫、威胁或者欺骗。

其次,撤诉的申请应当向受理案件的人民法院提出。

再者,法院会对撤诉申请进行审查。如果撤诉不损害国家、社会公共利益以及他人的合法权益,法院通常会准许撤诉。但如果撤诉可能导致对公共利益或他人合法权益的损害,法院可能会不准许撤诉。

另外,如果自诉案件已经经过法庭审理,自诉人撤诉还需要经过法庭的许可。在某些情况下,法院可能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准许撤诉。

总之,自诉案件起诉后原告可以撤诉,但需遵循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并接受法院的审查。

自诉后起诉原告还可以撤诉吗(0)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自诉案件审查立案的规定》第十九条 刑事自诉案件经审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一)犯罪已过刑法规定的追诉时效期限的;

(二)被告人死亡的;

(三)被告人下落不明的;

(四)不属自诉案件范围的;

(五)自诉人撤诉后,就同一事实又告诉的,但因证据不足而撤诉的除外;

(六)经人民法院调解结案后,自诉人反悔,就同一事实再行告诉的;

(七)民事案件结案后,自诉人就同一事实再行提出刑事自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