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院取保候审后的判定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1、犯罪嫌疑人是否遵守取保候审的相关规定,比如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等。

2、案件的侦查进展情况。检察院会根据公安机关或其他侦查机关对案件的侦查结果,判断犯罪嫌疑人的罪行是否明确,证据是否充分。

3、犯罪嫌疑人的社会危险性评估。考虑犯罪嫌疑人的犯罪性质、情节、可能判处的刑罚、认罪态度、悔罪表现以及对社会的潜在危害等因素。

4、是否存在新的证据或者证据的变化。如果有新的证据出现,可能会影响对犯罪嫌疑人的判定。

5、被害人的意见和诉求。在某些案件中,被害人的态度和要求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检察院的判定。

6、综合考量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既要保障法律的正确实施,也要考虑案件处理结果对社会秩序、公共利益等方面的影响。

总之,检察院在取保候审后会综合多方面的因素,依据法律规定和案件具体情况,作出公正、合理的判定。

检察院取保候审后怎么判定(0)

法律依据:

《刑法》第六十一条,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