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犯罪追究刑事责任主要通过以下方式:
1、双罚制。既处罚单位,比如判处罚金,又处罚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单位犯罪中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认定,应当根据单位犯罪的具体情况来确定。一般来说,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是在单位实施犯罪中起决定、批准、授意、纵容、指挥等作用的人员;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是在单位犯罪中具体实施犯罪并起较大作用的人员。
2、单罚制。只处罚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而不处罚单位。这种情况相对较少,通常适用于某些特殊类型的单位犯罪。
在确定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时,需要综合考虑犯罪的性质、情节、危害后果等因素。同时,单位犯罪的立案标准、侦查程序、起诉和审判等环节,都有相应的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的操作标准。
对于单位犯罪的处罚力度,法律会根据不同的罪名和具体情况来确定。例如,在经济犯罪中,单位犯罪的罚金数额可能会根据犯罪所得、造成的损失等因素来确定。
总之,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追究是一个复杂而严谨的法律过程,需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具体的案件事实来进行准确判断和处理。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十条 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三十一条 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本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