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弃罪原则上是公诉案件,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也可以是自诉案件。

遗弃罪是指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

在大多数情况下,遗弃罪被视为公诉案件。这意味着由检察机关代表国家对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公诉案件是指由国家公诉机关即人民检察院提起的,以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责任为目的的案件。检察机关会根据案件的证据和情节,决定是否对涉嫌遗弃罪的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

然而,在一些特定情形下,遗弃罪也可以作为自诉案件处理。例如,当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时候,被害人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自诉。

判断一个遗弃行为是否构成遗弃罪,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比如,遗弃行为人的扶养义务来源、被遗弃人的具体情况、遗弃行为的持续时间和频率、遗弃行为造成的后果等等。如果扶养义务人只是偶尔的、短暂的未能履行扶养义务,一般不认定为遗弃罪;但如果是长期、持续、恶意地拒绝履行扶养义务,导致被扶养人生命、健康受到严重威胁或者处于极度困难的境地,就可能构成遗弃罪。

在法律实践中,对于遗弃罪的认定和处理,需要严格依据法律规定和相关证据,以确保公正、公平地处理案件,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也维护法律的权威和社会的公共秩序。

遗弃罪是不是公诉案件(0)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 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第二百六十条 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患病的人、残疾人等负有监护、看护职责的人虐待被监护、看护的人,情节恶劣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