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放高利贷可能涉嫌非法经营罪。

高利贷本身属于一种民间借贷行为,但如果放贷行为超出了法律规定的界限,就可能构成犯罪。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违反国家规定,未经监管部门批准,或者超越经营范围,以营利为目的,经常性地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发放贷款,扰乱金融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四)项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判断是否构成非法经营罪,通常会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 放贷的频率和规模。如果是经常性地向不特定对象发放贷款,且数量较大,可能会被认定为犯罪。

2. 利率的高低。过高的利率可能是判断构成犯罪的一个重要因素。

3. 对金融市场秩序的破坏程度。比如是否导致了借贷人的重大损失,是否引发了社会不稳定等。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高利贷中的本金及合法利息部分,法律仍然予以保护,只是对于超出法律规定的高额利息部分不予支持。

在实际的司法实践中,对于个人放高利贷是否构成犯罪,会综合各种因素进行全面、审慎的判断。

个人放高利贷是什么罪(0)

法律依据:

《关于办理非法放贷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一条 违反国家规定,未经监管部门批准,或者超越经营范围,以营利为目的,经常性地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发放贷款,扰乱金融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四)项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 违反国家规定,有下列非法经营行为之一,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的;

(二)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的;

(三)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经营证券、期货、保险业务的,或者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的;

(四)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