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逐出境制度的生效条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犯罪主体是外国人。这里所指的外国人包括具有外国国籍的自然人和无国籍人。

2、 犯罪性质较为严重。通常是在犯罪行为对我国的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公共利益等造成了较大危害的情况下,才会考虑适用驱逐出境。

3、 符合法律规定的量刑情节。例如,犯罪人的犯罪行为属于法定的从重或从轻情节,会影响驱逐出境的适用。

4、 综合考虑犯罪人的个人情况。包括其在我国境内的居住时间、犯罪后的表现、是否有再次犯罪的危险等。

5、 要遵循我国相关的法律程序。由有权机关按照法定程序作出驱逐出境的决定,并按照规定的方式执行。

需要注意的是,驱逐出境作为一种刑罚方式,其具体的适用条件和标准会根据具体的案件情况以及我国的法律法规和司法实践来确定。在实际操作中,法院会综合各种因素进行权衡和判断,以确保驱逐出境的决定合法、合理、公正。

驱逐出境制度生效条件有哪些(0)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十四条 附加刑的种类如下:

(一)罚金;

(二)剥夺政治权利;

(三)没收财产。

附加刑也可以独立适用。

第三十五条 对于犯罪的外国人,可以独立适用或者附加适用驱逐出境。

第十四条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