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他人专利罪是指违反专利管理法规,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行为。要掌握假冒他人专利罪,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明确犯罪构成要件。主体为一般主体,包括个人和单位。主观方面为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侵犯他人的专利权,仍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客体是他人的专利权益和国家的专利管理制度。客观方面表现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行为。
2、了解“假冒他人专利”的具体行为方式。包括:未经许可,在其制造或者销售的产品、产品的包装上标注他人专利号的;未经许可,在广告或者其他宣传材料中使用他人的专利号,使人将所涉及的技术误认为是他人专利技术的;未经许可,在合同中使用他人的专利号,使人将合同涉及的技术误认为是他人专利技术的;伪造或者变造他人的专利证书、专利文件或者专利申请文件的。
3、把握“情节严重”的认定标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情节严重”:非法经营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给专利权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五十万元以上的;假冒两项以上他人专利,非法经营数额在十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4、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明确法律对于保护专利和打击假冒行为的具体规定。
5、关注司法实践中的案例。通过研究实际案例,了解法院在认定该罪时的考量因素和裁判思路,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假冒他人专利罪。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一十六条 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