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放高利贷可能面临的处罚取决于具体的情节和法律规定。
1、一般情况下,超过正常利率限度发放高利贷本身可能不构成犯罪,但不受法律保护。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利息部分,法院不予支持。
2、如果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构成高利转贷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3、在放高利贷过程中,如果存在暴力催收,如故意伤害、非法拘禁、侮辱、恐吓等行为,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非法拘禁罪、侮辱罪、寻衅滋事罪等相应的犯罪。
4、如果放贷人明知借款人借款用于犯罪活动,仍然向其提供借款的,可能会被作为相关犯罪的共犯予以处罚。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高利贷行为的认定和处罚,要依据具体的证据和法律条文来确定。同时,各地的司法实践和具体的法律适用可能会有所不同。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条 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