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行索要公私财物的行为。其犯罪构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不仅侵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还危及他人的人身权利或者其他权益。

2、客观要件:表现为行为人采用威胁、要挟、恫吓等手段,迫使被害人交出财物的行为。威胁的内容种类没有限制,可以是以暴力相威胁,也可以是以揭发隐私、毁坏财物、损害名誉等相要挟。威胁的结果是使被害人产生恐惧心理,从而为了保护自己更大的利益而处分自己的财产。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必须具有非法强索他人财物的目的。如果行为人不具有这种目的,或者索取财物的目的并不违法,则不构成敲诈勒索罪。

需要注意的是,认定是否构成敲诈勒索罪,需要综合考虑上述各个构成要件,并且要结合具体的案件事实和证据进行判断。在司法实践中,对于敲诈勒索罪的认定往往需要严格审查证据,以确保准确打击犯罪,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敲诈勒索罪的犯罪构成是什么(0)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