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放高利贷是违法行为。

高利贷通常指的是利率远高于法律规定上限的借贷行为。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 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 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 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私人放高利贷不仅违反了民事法律规定,扰乱了国家金融秩序,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比如,借款人可能因无法承受高额利息而陷入债务危机,甚至导致家庭破裂、个人信用破产等严重后果。此外,一些高利贷放贷者为了收回本金和高额利息,可能会采取暴力催收等非法手段,对借款人及其家人的人身安全和正常生活造成威胁。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私人放高利贷的行为,情节严重的,还可能构成犯罪。比如,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构成高利转贷罪。

总之,私人放高利贷是一种违法且具有严重危害性的行为,不受法律保护。

私人放高利贷是违法行为吗(0)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 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有利息。

《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条 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