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主犯在逃的情况下,对于从犯的处理会依据具体的案件情况和法律规定进行。
1、从犯仍会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从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司法机关会根据从犯在犯罪中的作用、犯罪情节的严重程度、认罪态度等因素来确定具体的刑罚。
2、对从犯的定罪和量刑,会基于案件的证据进行独立审查和判断。即使主犯未到案,只要有充分的证据证明从犯的犯罪事实,就可以对从犯进行审判和定罪量刑。
3、在侦查和审查起诉阶段,司法机关会继续追捕主犯,同时对从犯的案件进行侦查和审查。对于从犯的供述和辩解,会进行核实和查证。
4、在审判阶段,如果主犯未到案,法庭在对从犯进行审判时,会充分考虑案件的整体情况,不会因为主犯未到案而对从犯的定罪量刑产生不公正的影响。法庭会依据已有的证据和法律规定,对从犯作出公正的判决。
总之,主犯在逃并不影响对从犯的依法处理,从犯仍需为自己的犯罪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十五条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第二十六条 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
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
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
对于第三款规定以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
第二十七条 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
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